(相关资料图)
几块不起眼的面团,经他们“点石成金”,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立马活灵活现;几张简单的碎布片,经他们穿针引线,一幅幅雍容大气的堆绣作品让人眼前一亮;几团普普通通的绒线,经他们手指翻飞,五颜六色的钩织牡丹鲜艳欲滴、宛如真花……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今,在菏泽鲁西新区,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和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,呈现出多元性和蓬勃的生命力。
作为省委、省政府统筹设立的四个省级新区之一,鲁西新区坐拥丰厚的文化“家底”,仅非遗项目就有15个,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、省级非遗项目2个、市级非遗项目12个,其他各类传统手工艺更是百花齐放。8月26日,在山东手造(济南)展示体验中心,由鲁西新区办公室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“曹州面人”惊艳亮相,来自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的“曹州面人”传承人李斌、马晴、李丹,通过面塑讲授和实操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了解非遗文化,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“种子”。
作为今年以来菏泽市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开展的首场活动,“曹州面人”泉城秀技不仅让济南市民感受到了菏泽的文化魅力,更对“曹州面塑”有了新的认识。
“曹州面人”是长期流传于菏泽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,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。它以面粉等为原料,通过搓、捏、压等手法,制作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动物,造型精巧奇特,惟妙惟肖,色彩绚丽,生动活泼,线条流畅,细腻逼真。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更是被誉为“中国面塑第一村”,素有“天下面塑出穆李”之说。
只有做实“保护传承”文章,才能让文化活起来。为了让面塑艺术赋能城市文化发展,近年来,鲁西新区不断推动面塑艺术的传承发展和技术创新。为打破后继乏人的难题,深入发掘面塑传统文化,传承传统技艺,为具备传承条件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提供传承平台,吸引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面塑传统文化,学习民间传统技艺,以此促进民间民俗文化人才的培养,让传承人具有“可持续”性。
在技艺推陈出新上,有效引导艺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,围绕菏泽文化特点进行创作,将精湛的传统技艺完美呈现出来。如今,从事面塑艺术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,其中,国家级面塑非遗传承人1人、省级3人,100多人常年开展面塑技艺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社区活动,不断提升曹州面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打造曹州面人非遗馆、组织面塑艺术创作展、积极参与“山东手造”工程、推动面塑进校园进社区……通过一系列举措和常态化开展各种面塑活动,鲁西新区在扩大非遗面塑文化的社会影响、营造保护非遗面塑良好氛围的同时,尝试探索面塑与文化的深度融合,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才,挖掘面塑的时代价值,全力做好面塑技能传承与发展,让面塑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。
有风景的地方才有新经济,有文化的地方就有新机遇。下一步,鲁西新区将充分挖掘菏泽文化资源,不断引导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更多民间艺术成为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、同步发展、相互促进,源源不断地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(孙安琪)
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tzpd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频道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:992 583 5@qq.com